年华·花样——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物纹饰专题展(王宫展区)

展览时间:2023年4月26日~7月16日

展览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陈列楼北二楼临展厅

展览简介

4月26日上午,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年华·花样——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物纹饰专题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陈列楼北二楼临展厅开幕。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853.jpg

本次展览是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资料整理成果系列展览之一,首次集中展示了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器物代表性纹饰及其演变的历史脉络。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855.jpg

展览设“印纹悠古”“花叶婆娑”“盛世雕饰”“百花齐放”“花花世界”五个部分,展出文物200多件(套),按照时间线索,展示不同时期岭南纹饰艺术特征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


千年宫署繁花盛开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西汉南越国、五代南汉国的都城王宫核心,也是秦统一岭南以来历代地方行政官署所在地,文化层堆积深厚,出土遗物丰富。其中,建筑构件、陶瓷器具上的纹饰,包含了各时期的文化因素和艺术特征。

先秦时期,岭南百越聚居,创造出诸如方格纹、米字纹等几何印纹,体现出浓厚的古越族文化特色。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858.jpg

秦 米字纹陶罐(残片)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00.jpg

南越国 方格纹底戳印几何纹陶罐


及至秦汉,岭南始开郡县,中原文化广泛融入,体现在南越王宫的营建上,出现众多文字瓦当、菱形纹砖饰。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03.jpg

南越国 花叶菱形纹砖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05.jpg

南越国 “万岁”文字瓦当


晋南朝时期,佛教经海路传入岭南。佛教的盛行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和大众审美,与此相关的莲花纹在建筑、瓷器等领域大量出现,一直影响至后世。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08.jpg

南朝 莲花纹瓦当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10.jpg

南朝 青釉莲瓣纹钵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12.jpg

唐 宝相花纹长方砖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15.jpg

南汉国 双凤纹瓦当


唐宋市舶初开,各地瓷器在广州集散,带动本地陶瓷业发展,陶瓷纹饰、工艺百花齐放,大放异彩。受宋以来文治之风影响,纹饰艺术清新秀丽、雅俗共赏。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17.jpg

北宋 南海窑青釉褐彩绘花卉纹军持


元明清时期,商业和手工业长足发展,城市经济崛起,社会呈现出多样化和世俗化的特点,流行各类吉祥语、谐音吉祥图案,反映出广州商贸繁荣、百业兴盛的社会图景。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19.jpg

清 青花双喜纹碗


文明互鉴百花齐放


纹饰储存着历史的信息,见证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本次展览在展示纹饰之余,通过追溯该纹饰的起源、流行地区,展现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

以南越王宫踏跺上的熊饰为例,熊崇拜可追溯至上古传说,尤见于楚地文化。汉代吸收楚文化,多以熊饰用于诸侯器物中,如河北保定、河南永城、江苏盱眙、山东洛庄等诸侯王级别的墓葬中,均出土有团熊纹饰。这类团熊纹饰同样出现在南越国内,宫署遗址的熊饰踏跺、南越文王墓的鎏金熊形铜节约,纹饰造型与中原的极为相似,反映了汉文化、楚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多元交融,折射出这一时期岭南文明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22.jpg

南越国 熊饰空心砖踏跺


展望未来如花璀璨

知古鉴今,继往开来。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实证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建院以来,南越王博物院已先后举办瓦当专题展、文字文物专题展,通过一系列的考古资料整理成果展,从大量的文物信息中抓取历史线索,从不同角度为公众解读广州历史,解读广州文化。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25.jpg


本次展览还设立了专门的文创展示区。南越王博物院利用现代设计手法,对院藏文物纹饰进行艺术创造,设计出“南越国砖纹”“南汉国砖纹”等不同系列的文创产品,让古代纹饰焕发新活力,生动阐释广州故事,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28.jpg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30.jpg


参观信息

微信图片_20230426163932.jpg

年华·花样——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物纹饰专题展

展期:2023年4月26日至7月16日

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陈列楼北二楼临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