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宫署遗址

发布时间:2022-09-12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6372

发现与发掘

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工作从1995年开始,至1997年期间是配合城市建设进行的抢救性发掘阶段,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主要收获是发现了南越国王宫的御苑遗迹:包括宫苑的石水池、砖砌食用水井和宫苑曲流石渠。

1995年,发掘出大型石构水池的一角,水池壁的石板刻有“蕃”字等多处石刻文字,经确认该处建筑遗址和遗物属于南越国时期,为岭南地区首见。后经钻探得知,石构水池的面积在4000平方米左右。这次发现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97年,发掘出保存基本完整的南越宫苑的曲流石渠遗迹,该石渠与1995年发掘的石构水池通过导水木质暗槽相连,两者组成了宫苑的园林水景,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秦汉宫苑实例。该次发现也入选了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2002年9月至今是有计划按步骤的科学发掘阶段,通过5年多的持续考古,发掘面积近12000平方米,主要收获有三项:一是发现了南越国宫殿遗址(编号为1、2号)和宫殿区内科学而完善的排水体系,以及被誉为“岭南第一简”的南越木简等南越国时期的遗迹遗物;二是发现了五代时期南汉国的宫殿、池苑、佛塔基座、地下排水暗渠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砖瓦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器等;三是发现了自秦汉到民国两千多年间12个朝代的遗迹和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层层叠压,厚达5米左右,是广州城市发展历史的实物见证。其中历年来发掘出土的各时期的水井就多达500多口,可说是广州古代水井的天然博物馆。

南越国宫署遗址内丰富多样的考古发现证明:两千年来,这里一直是广州城市的中心,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

特点与价值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一部反映广州2000多年发展的史书。经过10年的考古工作,初步探明这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仅在已发掘的1.6万平方米范围内,就清理出历代遗迹3516处,从现地表往下5-6米,层层叠压着近现代、清、明、元、宋、五代、唐、隋、六朝、两汉、南越国、秦等12个历史时代的27层文化堆积,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一部无字史书。这一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内的西汉排水渠、南朝建筑、唐代砖砌路面、五代砖铺包边、宋代大殿、明清布政使司署、法国领事馆以及汉民公园等遗迹表明,这里既是南越国的王宫御苑,又是2200多年来延续不变的城市中心。这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显示出南越国最初在选址上和规划的先进思想,对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研究现代城市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遗址区内的南越国和南汉国地层中所发现的规模庞大的宫殿建筑遗迹,表明该遗址区同是这两个虽相隔千年但同样是当时岭南地方政权的宫城所在地,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这样的遗存在世界考古史上非常罕见。

南越国御苑遗址是迄今中国发现年代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御苑实例,是中国三大园林流派之一岭南园林的源头。它的发现和保护对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特别是中国秦汉时期的园林,价值重大。御苑遗址的发现,首次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保存较为完好的秦汉园林实体。从遗址已揭出的方池、弯月池、曲渠、平桥、步石、明沟暗渠的排水系统以及出土的龟鳖残骸、酸枣、植物叶片和果实等遗存、遗物中,可以窥见秦汉造园的基本要素以及岭南水乡的地方特色,是研究中国秦汉时期造园思想、园林设计、造园技术等方面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