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定窑(王墓展区)

展览时间:2022年6月21日~2022年9月20日

展览地点: 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

展览简介

发现定窑

2022年6月21日,“发现定窑”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幕,该展览由南越王博物院、定州市博物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博物院、保定市博物馆、河北省古陶瓷学会和陈文增定瓷艺术馆共同主办,共展出来自河北多家文博单位和我院院藏的定窑各时期瓷器、窑具、标本29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2件/套。

mmexportf959ed42b7663cd2f074b878e90124fc_1667546.jpeg


展览结合精美文物,分为“誉出定州”“尘外千年”“贡纳宫廷”“雅事几何”“天下大白”和“千年之约”六个主题,通过定窑的历史、装饰、工艺、文化、交流等内容,集中呈现各时期定窑产品面貌、文化内涵及当代定瓷的发展情况,让公众得以近距离发现古陶瓷之美,见证中华文明之美。



mmexport19371901ab9e615304a6fb98adb91675_1667546.jpeg

mmexport4ae20ca08dc4e6f4cf9df321cfaba96d_1667546.jpeg


誉出定州天下白


mmexportb61ce23de0a95369b8161dd176a4002d_1667546.jpeg

定窑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白瓷窑场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在长达七百余年的历史中,定窑是中华大地上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精细白瓷窑场,在薄胎瓷器成形、覆烧工艺、以煤为燃料等瓷器制作和烧造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在中国陶瓷生产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定窑出自古定州,自唐至元经历了七百年的盛衰发展:创烧勃兴于唐,蜕变成熟于宋,繁荣昌盛于金,元末以后逐渐停烧。定窑以烧造白瓷而名扬天下,产品造型规整,胎质洁白,釉质温润,多以刻、划、印花和描金花等技法进行装饰。展览从定瓷多变且丰富的釉色、造型和装饰切入,讲述了定窑何以在宋金时期成为北方地区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窑场。

mmexport18f4622993cd34ce0a6096963871f883_1667546.jpeg

定窑黄釉罐 唐代

河北曲阳涧磁村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mmexport59868218f04b67eaa174bc04a19083fb_1667546.jpeg

黑釉划荷叶纹碗 金代 定州市博物馆藏


“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在承继邢窑精细白瓷的烧制技术基础上,定瓷在七百余年中不断精进与创新,就釉色、器型、技法等方面与河北的磁州窑、井陉窑以及山西的平定窑、介休窑等北方窑口互相借鉴,形成了以白瓷独步天下的美誉,对此后的瓷器发展也形成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定窑产品货贩四海,远销朝鲜、日本、埃及等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指导下,定瓷烧制工艺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代定窑以美轮美奂的新姿再次惊艳人间。2008年,定瓷烧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展品包括了不少当代定窑艺术作品,当素雅的定瓷遇上现代精湛的工艺,曾经辉煌的定瓷再度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mmexport9ca92ddcc7bdf151c6dd90614f5f09d9_1667546.jpeg

定窑白釉柳斗杯 五代至北宋

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定州市博物馆藏


mmexportb4f3325c93a064c5cb504f8480aaa725_1667546.jpeg

定窑白釉云纹小口短颈瓶 五代至北宋

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 定州市博物馆藏


尘外千年 贡纳宫廷


mmexportfb113e6370f43f01677ae60a4e9b20f9_1667546.jpeg


定窑白瓷名闻天下,是宋代宫廷御用以及贵族供奉佛陀之首选。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于北宋初期的定州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了170件如玉石般光润的白瓷,这批瓷器是北宋早期有明确纪年的标准器物,弥补了北宋早期定窑历史空白。此次展览展出了多件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的一级文物,如白釉双耳贴像炉、白釉圆托五足薫炉、白釉莲纹长颈瓶、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等,这些高洁质坚的定瓷作为上层人士礼佛的供品,见证了这一时期浮屠林立、香火鼎盛的场景。


mmexport90a4df8f53625f6c605d0aa4c0251e5a_1667546.jpeg

定窑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 五代至北宋

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定州市博物馆藏


mmexporte8793d3f52f3bb01720ae8b613ceed62_1667546.jpeg

白釉墨书款贴像炉 五代至北宋

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定州市博物馆藏


mmexport53c39c191c0daa0849c1fa0d91caaf71_1667546.jpeg

定窑白釉圆托五足薫炉 五代至北宋

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定州市博物馆藏


定窑还长期承担贡御、进奉等官派任务,烧造供官府和宫廷使用的瓷器。唐与五代时期,定窑设有窑务官,监管瓷窑烧造或征收税务。《宋会要》提到北宋末年宫廷掌管御膳的机构“尚食局”“尚药局”曾命令定窑烧造御用瓷器。金入主中原后,由于定窑所在地临近金中都,定窑继续为金代皇室生产御用瓷器。此次展出多件刻有“官”“新官”定瓷,器型多样,有罐、碗、盘、洗等,都是“设官监窑”或“禁廷制样需索”的明证,见证了定瓷贡纳宫廷的辉煌历史,明确了定窑作为宋代官窑的历史地位。

mmexport21d4445c64f0bd112fadd5f7ef86bd76_1667546.jpeg

定窑白釉花口“新官”款盘 宋代定州市博物馆藏


mmexport660cc71b7d63fcb93dfd7062a73e9e78_1667546.jpeg

定窑白釉“官”款花瓣形蝉纹盘

五代至北宋

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定州市博物馆藏


定州花瓷琢红玉

mmexportbcef7852c8ed454a5b5ebd19b0467678_1667546.jpeg


宋人“雅事几何”?无非燃香品茗、挂画插花、清玩赏鉴、饮酒论道……唐宋文人士大夫的风雅品味尽显于此。作为宋代名瓷,定窑生产的茶碗、盘盏、执壶、花器、珍玩、瓷枕等品类,皆成为诸般雅事中不可或缺的用具。

mmexport5f3ef16a3c2d055e5deed67562a4df9b_1667546.jpeg

定窑白釉罐 宋代 河北博物院藏


随着围坐会食和三餐制的普及,文人雅集的筵席上菜肴杂陈、杯盏交错,高塔状列食十分惹眼,定窑生产的盘碗箸碟等各式食器常见其间;宋人流行鲜花插瓶,瓷瓶以室内陈设和几案清玩的形貌出现在士人书房,成为风雅之间的重要点缀,明高濂《燕闲清赏笺》谓定窑“瓶式之巧百出”;唐宋时期流行煎茶和点茶,定窑茶器是品茶论道的首选,苏轼《试院煎茶》一诗吟咏:“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此外,士人品读的书斋、日常起居的室内均可见定瓷雅致的踪影。

宋人生活方式因“雅”而备受关注,作为茶、酒、花、香等不同形式的具象载体,瓷器承载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定瓷的雅更是与宋人的雅相得益彰。

mmexport0657caffcd3b01a9ae3a9123a0adb666_1667546.jpeg

定窑白釉刻花龙纹大盘 北宋至金

保定市博物馆藏


mmexportc6d3f79e76d96b75a7df89d1b39a783c_1667546.jpeg

定窑花瓣口划花盏托 北宋 定州市博物馆藏


发现系列 再出新章

mmexport2320a2f08e8cd0e9828ea5548cf0ddae_1667546.jpeg


继“发现邢窑”“发现越窑”“发现良渚”之后,南越王博物院推出了“发现系列”第四个专题展览——“发现定窑”展。该展通过丰富展品展示定窑的发展历史、产品特点和艺术特色,回溯了定窑700多年的历程。从窑火初兴、繁荣发展再由盛转衰,直至当代窑火复燃,定瓷烧造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永恒持久为世人所共赏的美,更蕴含着中华文明火种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通过探索古代文明,发现中华文明之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作为“发现系列”的全新篇章,“发现定窑”在展陈上也颇有巧思。清朝乾隆皇帝钟爱定瓷,尤其喜爱孩儿枕,常以诗吟咏,展览序厅处以定窑娃娃枕为引,为公众缓缓展开描绘雅致定窑的卷轴。展厅内提供了静志寺塔基地宫和净众院塔基地宫的VR影像,观众只需扫描二维码,便可隔空遨游,“尘外千年”展厅还复原了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场景,观众置身其中,仿佛正在地宫探秘、一窥定瓷之美。部分展柜的设计采用了经典定瓷的轮廓作为造型,为观众沉浸式欣赏雅致定瓷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