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广州大学冷东教授团队就合作开展印信资料研究项目座谈交流

发布时间:2024-03-30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213

2024年3月27日,我院与广州大学“海内外中国商业印信暨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先秦至1949年)”课题组就开展印信研究项目展开座谈交流。课题组首席专家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冷东教授、子课题负责人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黄超教授、课题组成员暨南大学颜景波博士生、广东人民出版社时政读物出版中心黎捷副主任和梁晖编辑,我院李民涌院长、李灶新副院长、王强副院长等参加座谈。

640 (1).png

▲李民涌研究馆员受聘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内外中国商业印信暨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顾问。

“海内外中国商业印信暨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先秦至1949年)”是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目前我国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影响最大的科研项目,其定位是面向国家高层宏观决策和战略需求,着力推出有份量、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也是首个商业印信主题的国家重大项目。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中华商业文明的重要商业印信遗产,也是商业秩序建构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性符号。本课题分为文献整理、历史发展、文化交融、海外传承和文博开发五个子课题。

冷东教授是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前主任,现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访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岭南文化、广州十三行、商业印信研究。出版《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绸之路》(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十三行与岭南社会变迁》等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主持完成2017年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研究》、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广州十三行印章印迹整理研究》(获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及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多项,在研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内外中国商业印信暨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先秦至1949年(23&ZD25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工作者,广州市优秀教师,获2010-2011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2016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座谈会上,冷教授详细介绍国家重大课题“海内外中国商业印信暨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先秦至1949年)”项目的背景与研究思路;回顾了项目的前期准备和申报过程;表达了合作开展“南越王博物院印信资料辑录”专项的意愿,并详细介绍了专项项目组织架构、项目内容、整理范例、项目归属、时间安排等。

李民涌院长对国家重大项目的意义表示充分肯定,南越王博物院藏有丰富的印信文物,其文字内容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状况,可作为重要且富有特色主题板块纳入国家重大项目的框架。

李灶新副院长介绍了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砖瓦陶瓷铭文的基本情况,相关图录可作为国家重大课题阶段性成果先行出版;王强副院长介绍了南越文王墓出土印信及最新研究情况。这些文物是展示岭南商业印信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材料,可作为项目的重要内容和资料。

南越王博物院是依托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越文王墓而建成的博物馆。南越国宫署遗址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文物,包括历代各类印章、封泥、砖瓦陶文等丰富的印信资料,是秦统一岭南以来历代郡、县、州、府官署所在地,是广州作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历史见证,揭示了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和繁荣的进程。南越文王墓集秦汉岭南文化精华于一体,出土了1000多件(套)文物,包括印玺、封泥、陶文等,集中反映了两千多年前南越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见证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海外的文化交流,体现了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兼容并包的地域特点。这两处遗址出土的相关印信文物是项目的重要资料来源。

我院与课题组达成了合作开展“南越王博物院印信资料辑录”项目的意向,双方承诺为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未来,我院与课题组将围绕印信、陶文、封泥等多项专题展开多维度的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岭南乃至全国的印信在商贸经济、行政管理、文化生活、中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640 (1).jpg

▲李民涌院长向冷东教授赠送南越王博物院近期研究成果《西汉南越国历史陈列》和《从广州出发:“南海一号’与海上丝绸之路》。

640 (2).jpg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