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行 | 巡展2个月,南越王都去了哪?

发布时间:2024-07-24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948

5月11日—7月11日

2个月时间

10座城市

总里程3648公里

送展34次

总计参与人数达5.4万余人

学校 社区 风景区 党群服务中心

博物馆 商业点 老人院

都有我们的身影

屏幕截图 2024-07-24 173249.jpg

今年流动展主题为“缘系岭南 寻迹三郡”,巡展重心放在粤西、广西。5月12日从广州出发,2个月时间,南越王博物院的院外流动宣传阵地足迹都遍布了哪些地方?2.0的巡展和1.0有哪些不同,做了哪些改变,有哪些改进提升的地方,都是接下来我们想讨论的内容。


关于展览

展览才是最核心的内容,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标准。去年我们曾提到,受限于车车的载体空间,没办法携带大型展架装置,即使是钢丝悬挂的展板,也不过“杯水车薪”。因此去年做展示时,难点在于需要迅速找到切入点,为观众接地气地介绍南越王。

而今年,全新升级的车车给予了我们更大的展示空间,小伙伴们深感有的放矢了!展览+文物+文创,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房车里的南越国》,这个关于两千多年前南越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展览应运而生,通过“南越立国”“海丝遗风”“越行千里”三个部分讲述南越国向海而生的历史往事,以及两千年后“南越打工人”的送展经历。仿制件的数量也携带了7件,有了更多文物的依托,大小朋友们无穷的好奇心,也都得益于此而能尽可能满足!

1.png

2.jpg

3.jpg4.jpg


关于配套活动

这次随车活动准备了12种,在广西省博带来非遗竹编扇,在特殊学校为孩子们带来非遗拓印,在美术馆、雕塑公园为大家带来文物3D打印笔,在贵港带来考古发掘微探方,在桂林学院为大家带来漫越谈微讲座,儿童节当天还为大家带来绘彩南越刮刮画。

当然,最常用的还是我们的导览册子。这几乎成为了今年车车的“身份证”,告诉大家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最重要的,这是与展览充分结合的导览册子,既满足了大家打卡盖章的无限热情,又能在其中了解到南越王这位大咖(当然这次题目可能多了点)。此外,去年的“流动式互动”是漂流信,今年我们换成了营造南越宫苑,对每位参与的小伙伴来说,虽然没法跟车走完全程,但是能上手实操,让最终成品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意义非凡。

然而,活动多了,是否效果又真的更如愿呢?我们全体伙伴最大的矛盾点,便是如何把小伙伴们参观的短平快需求,与我们宣传南越国历史文化的知识内核更好地结合,避免走马观花,又避免枯燥乏味。所以,这的确是一个我们与观众“双向奔赴”的过程。

5.jpg

6.jpg

7.jpg

8.jpg


关于巡展地点

去年巡展我们曾遇到个问题,即如何更好地找到送展点与巡展内容的结合,而不只是为了送而送,广撒网式地送。今年在广西,问题倒是迎刃而解。两千多年前,南越国的疆域范围大致是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区域,而两广地区自秦平岭南分设南海、桂林、象三郡以来,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广一家亲,不是光嘴上说说。从5月12日出发后,走过了阳江、北海、钦州、南宁、贵港、柳州、桂林、梧州、佛山、广州等10个城市,有在市区商业广场的热情市民,也有通过心灵与世界沟通的特殊群体孩子,有远在东挂村每天要跋山涉水来上学的孩子,更有年过花甲但也学习热情高涨的老年人。我们把博物馆“开”到了大家跟前,便是彼此最直观的体会。

9.jpg

10.jpg

11.JPG

12.jpg


关于宣传形式

“南越有料到”是今年送展团队与大家沟通的渠道。事实上,里面的每个角色,都能找到人物原型,或许在实际生活中,在参观展馆中,我们就已经见过面啦。以群聊的形式告诉大家我们省外的行程,算是新的尝试。我们略微统计了下,算上院公众号本身的推文,以及各兄弟单位及媒体宣传稿件共计有53篇,总阅读量72455次。院小红书推文10篇,阅读及互动量11755次。再接再厉,共勉共勉!

13.jpg


写在后头的话

又是一年房车季,又是一段夏天的回忆。2023年的小黄车犹在眼前,2024年的小蓝也完成了他的使命,就以《房车里的南越国》的结语来作为结尾吧,“如果在这盛夏的某个时间,漫游南越国的这小段时光曾让您留下一丝印记,在心里悄悄种下一颗对博物馆热忱的种子,一切便都值得。

14.jpg

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