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来南越王博物院看了什么?
1月13日,知名主播董宇辉来南越王博物院,开启了广东行的文化探索之旅,这也是广州站中唯一的博物馆之行。
在南越王博物院1小时的网络直播中,董老师和全国观众一起走进“南越藏珍——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他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岭南文明深厚的历史文脉。
南越文王墓是岭南地区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彩绘石室墓,被誉为“岭南文化之光”。墓中出土文物1千多件(套)。
“南越藏珍”展出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当年“老赵”严选的珍贵宝贝,它们承载着了两千多年前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记忆,不仅展示了南越古国的独特文化,更彰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无尽智慧。
在这次阅山河广东行的宣传片中,董宇辉从广东人的精神、性格以及智慧这三个方面总结了这座城市的特质,里面提到了几个关键词,比如“创造“ ”传承” “松弛感” “审美” “爱吃”......
而我们从两千多年前南越国的文物当中,似乎能找到这座城市人文特质的根源。
爱吃、会吃
“爱吃的人才懂生活,会生活的人才拥有幸福”这次广东行宣传片的小作文中,董宇辉有这么一句话,可以说能在南越王身上体现得淋漓精致。
“爱吃、会吃”是刻在广东人基因里的东西,早在2000多年的南越王赵眜就是个吃货。对吃爱得深沉的他,墓里也是充满生活的“烟火气”。墓中出土有大量煮肉的鼎,以及各种用于蒸、烤、煎、煲汤的烹饪工具 ,还有丰富的食材,让我们看到了2000多年前的广东人就拥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广东先民烧烤、煲汤、吃海鲜......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舌尖上的幸福。
松弛
“在这样一个引领时尚的城市里,我们却意外的发现,人们是如此的松弛、洒脱和淡然”董老师在小作文里提到了广东人的松弛感。连广东人自己也经常自侃一双“人字拖”走天下,一件汗衫穿街过巷。
但你知道吗?广东人的松弛感由来已久,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南越王赵佗来到岭南这片土地,就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松弛态度。《史记·南越列传》记载,赵佗给汉文帝写信时,自称“蛮夷大长”,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赵佗敢于这样自侃,没有被传统的地位所束缚,也是相当的松弛从容。不仅在称谓上,在生活习俗方面,赵佗也是入乡随俗。《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提到,他初次接见汉朝使者陆贾时,“魋结箕倨”,头上梳着越人的椎髻,席地盘腿而坐。这在当时正统礼仪观念里,简直是不可思议,但赵佗却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他尊重并接纳岭南当地的文化习俗。我们看到了广东人的松弛感,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生活哲学。
创新与传承
“广东人的精神,一半是革新创造的魄力,另一半是传承守护的诗礼”
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博物院的明星展品——“丝缕玉衣”时,这一精神便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清晰呈现。这件“丝缕玉衣”既继承了中原的玉衣形制,又具备了岭南的地域特色,是传承和创新完美融合的体现,这次我们也和董老师狠狠的介绍了这件独一无二的珍宝。
汉代流行玉衣制度,古籍记载的玉衣已明确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种,按等级不同分级使用,但并未记载丝缕玉衣,这是目前发现唯一的,年代较早的,保存完整的丝缕玉衣。它由2291块玉片组成,玉衣的头套、手套、鞋套部分制作精良,本有打孔,可用丝线穿系连缀;上衣、袖筒、裤筒部分基本不打孔,在内侧使用麻布粘贴、表面使用丝线贴连的方法制作而成。出土时丝织物已基本腐朽,玉片散落一地,后使用石膏将玉衣“整体打包”运送至北京社科院,共花费3年时间才修复完毕。
审美
“广东人的智慧里,一方面是用审美引领时尚”
当我们回溯历史,会惊讶地发现,这种对美的独特感知和创造,早在两千年前的南越国便已熠熠生辉。南越文王墓出土了众多精美玉器,它们璀璨夺目,堪称汉玉大观,它们的造型、构图,用今天的眼光看依然一点儿都不过时。
其中,犀角形玉杯更是玉器中的翘楚,它是我国第一批64件套不可出国出境展示的文物之一。这件玉角杯用一整块青白玉雕成,中间凿空成犀牛角的形状。工匠将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等各种玉雕工艺运用得炉火纯青。器物身上各层纹饰布局精妙,经过细致的打磨后,至今玉角杯仍散发出温和恬润的光泽,堪称是中国汉玉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宝。
还有那件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玉佩分为内外两圈,内圈是一条灵动的游龙,龙的前爪、后腿和尾巴都伸展至外圈,仿佛要冲破束缚,探索更广阔的天地。而在龙的前爪之上,站着一只优雅的凤鸟,凤鸟的冠和尾羽延伸成卷云纹,巧妙地填满了外圈的空间。凤鸟回头与龙对望,它们的姿态栩栩如生,好像正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件玉佩的构图完美和谐,主次分明,充满了动感与灵气,不仅展现了南越国时期高超的工艺水平,更让我们看到了广东地区古代先民们独特的审美情趣。
多元与包容在岭南大地也体现得淋漓精致。墓中不仅出土了有汉式鼎、楚式鼎、越式鼎,我们还能在“女明星”圆雕玉舞人的身上,看到了汉文化、楚文化和本地越族文化的高度融合。看到一些带有海外文化元素的展品。不同的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处、相互辉映,生动地诠释了岭南文化的多元性。时至今天,走在广东的大街小巷,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多元与包容。
春节即将来临,我们诚挚欢迎各地旅客来到广东,来到南越王博物院,一起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包容的土地上探寻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度过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