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朵金花,花开南越
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建院以来,南越王博物院围绕岭南文化、海丝文化、人文湾区等主题,通过展览、文创、教育、宣传等方面实现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南越王博物院在多个领域均取得喜人成果,荣获六个大奖。
01
南越王博物院入围2023年
“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近日,2023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入围名单出炉,南越王博物院从众多博物馆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
“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协会设立、组织评选和颁发的荣誉称号,旨在推动我国博物馆在当地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鼓励各博物馆在相关业务功能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并进行实践创新。
自2021年建院以来,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依托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整合南越国遗址考古资源,在遗址保护、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藏品管理、社教活动、文创开发等领域齐头并进,推陈出新,屡出佳绩。博物院将继续讲好广州故事,传承岭南文化,提升博物馆的各项职能,与各博物馆同行一道,助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
02
“字里春秋”展览入选
全国及广东省培育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
今天,由国家文物局、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组织评审的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公布评选结果,南越王博物院的“字里春秋——南越国时期文字文物特展”成功入选广东省四个推介展览之一。同时,“字里春秋”也入选“2023年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字里春秋——南越国时期文字文物特展”展示了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带字文物,兼有岭南地区同时期的相关发现。文物上的文字属于当时人记当时事,是南越人亲自记录下来的南越国史,是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文字实证。
展览通过出土文字文物讲述古代中国的岭南故事,对探索两千多年前社会生活的细节,了解南越国与中原王朝的密切联系,认识本地区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南越王博物院正通过像“字里春秋”这样的原创考古研究成果展,挖掘院藏文物的多重价值,解读广州历史文化积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力量。
03
“四海通达”展览荣获
广东省十大精品陈列
第四届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于近日公布评选结果,南越王博物院“四海通达——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文物联展”荣获“第四届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之一,2017年,广州被推举为海丝申遗城市联盟牵头城市,目前联盟城市已达34个。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各城市密切协作,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共同保护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传承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四海通达——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文物联展”则是联盟城市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
作为南越王博物院建院以后首个大型原创展览,“四海通达”汇聚了申遗城市31家文博单位383件海丝精品,分“港通四海”“货达天下”“异宝西来”“海事千年”和“交流互鉴”五个部分,力图为观众呈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宏阔历史图景,讲述“交得其道、千里同好”的生动人类故事。
展览涵盖了近年新出土的考古材料,吸收了学术界关于海丝研究的最新成果,生动呈现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展示全球视野下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历史脉络和灿烂成就。以“四海通达”为起点,南越王博物院紧紧围绕“考古遗址、南越历史、海丝文化、陶瓷文化”四大主题举办原创展览,力求向公众呈现最新、最全面的考古研究成果。
04
“祥瑞佑宁”南越国守护神IP
斩获大湾区文创比赛大奖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上,南越王博物院的“祥瑞佑宁”南越国守护神IP系列斩获文旅创意产品设计奖二等奖。相关文创设计理念、设计图也在珠海大剧院的大赛作品成果展上,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多家参赛团体、文旅单位进行展示。
“祥瑞佑宁”南越国守护神IP系列创意源于南越文王墓出土漆木屏风上的四件铜构件。漆木屏风铜构件曾被列为全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堪称博物院里的“国宝”,其艺术造型独具特色,反映了南越先民的信仰文化和艺术审美。“祥瑞佑宁”以朱雀、蟠龙、人操蛇、双面兽首四件文物为原型设计四神兽,包含战斗姿态和Q版小精灵形象,以插画形式讲述四神兽守护南越国的故事,活用文物元素,重新演绎岭南本土文化的源流。
文物原型
四神兽Q版小精灵
本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共征集共征集到来自广东省和港澳地区及全国其他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参赛作品2550件。南越王博物院“祥瑞佑宁”系列在数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向粤港澳大湾区展现了南越文化的活力,为获奖的唯一一家博物馆。博物院将再接再厉,利用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物,精心打造出更多体现岭南文化内涵、广州人文精神的特色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05
“探越学堂”教育品牌
获得省“博物馆进校园”十佳奖项
由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组织评审的2023年广东省“博物馆进校园”优秀教育活动推介项目中,南越王博物院的“探越学堂”荣获十佳奖项。这是“探越学堂”在以往累累成果及继2022年获“广东省博物馆馆校合作优秀教育项目”后,又一次获奖。
南越王博物院承载着岭南文化两千余年的历史底蕴,基于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丰富的考古及历史文化资源,“探越学堂”以中小学为主要对象,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通过送课到校、送展到校等多种方式,讲好博物馆故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作为博物院的品牌教育活动,“探越学堂”自立项以来,采取线上智慧课堂、线下互动教学相结合,以“互联网+博物馆学堂+手工体验”的教育形式,依托《探越笔记》《乐游南越国》等博物馆历史读本开展课程,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致力于为青少年打造全新的博物馆教育平台。
执信中学探越学堂手工体验课
线上智慧课堂
由广东省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发挥教育功能,将博物馆纳入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和课后服务内容,打造馆校合作示范项目,打造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品牌。建院以来,南越王博物院一直在社教领域积极尝试,开展一系列馆校合作、研学课程、学生志愿服务实践等活动。未来,我们也将秉持初心,带领广大青少年探索历史,树立文化自信,感悟文化力量。
06
南越王博物院微博
获得年度文博创新力官微
2022年,南越王博物院#读懂广州从南越王开始#微博话题入围年度文博新媒体创新活动,经过激烈角逐,南越王博物院最终荣获年度文博创新力官微。
南越王博物院现拥有微信、微博、小红书、B站、抖音及官网等六个平台八个运营号,已初步建成一定规模的自媒体宣传矩阵。我们在探索运营自媒体平台的同时,主动融入Z世代语境,积极打破博物馆边界,实现跨次元的深度融合,博物院全平台数据已达百亿级别。以后我们也将继续与传统媒体及外部自媒体平台积极寻求全方位合作,为打造出更多精品宣传项目而做出更多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