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博物院院藏文物赴杭州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展出
2023年8月4日,由杭州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主办,南越王博物院在内的18家文博单位联合举办的“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在杭州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汇聚105件体育文物精品,分为竞之源、竞之礼、竞之武、竞之戏、竞之力、竞之艺6个部分。通过挖掘中华古代体育之源,解析礼、武、戏、力、艺所体现的文化和人文精神,彰显了具有中国古代鲜明民族特色和东方神韵的体育文化。我院有2件院藏文物在“竞之艺”单元展出。
序篇 竞之源
中华民族的先民在采集渔猎和部落冲突中,逐渐衍生出投掷、奔跑、跳跃、攀登以及射箭、舞蹈等专门的身体训练和娱乐活动,形成了区别于生产性活动的教育、竞技、游戏等原始体育活动,为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创造了条件。
第一单元 竞之礼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为了适应国家统治和战争需要,统治者极力推广礼仪教化性质的活动,嬗变出“竞之于礼”的中华传统体育活动。射礼与御术构成了古代君子培养的必备技能,射与御也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体育教育内容。
第二单元 竞之武
射艺狩猎、军事武艺、武举武学、武术拳术等活动无不蕴含着古人“尚武”的观念。“武”与古代军队的作战技术有较深的渊源,高度组织化和制式化的军队作战体现出竞技之武;由“武”孕育出的各种武艺也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表现出民间性、竞技性、健身性、表演性等多种文化功能。
黎族刻花木箭囊
第三单元 竞之戏
“戏”,禽戏,中国古代模仿动物形态的养生保健操。中华民族曾以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天人和谐等观念为指导,以中医藏象、经络、精气学说为核心,发展出了内容宏富、完备的养生方法体系。其中,导引、行气功法是颇具中国特色的运动养生方法,在古代各个阶层中均有习练。
帛书《导引图》
第四单元 竞之力
中国古代球类运动集对抗性、策略性、趣味性为一体,种类繁多,规则完备,主要有蹴鞠(古代足球运动)、马球(骑马挥杖击球)、捶丸(徒步执杖击球)等运动形式。这些球类运动或为军队训练的手段,或为重要的赛场竞技,或为民间娱乐的方式,无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均广为流传。
捶丸球
第五单元 竞之艺
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丰富的游艺竞技项目,既包含有棋类、垂钓、秋千、风筝、冰嬉等,也有技能表演、张弛有道的倒立、掷丸剑、燕濯等,还有龙舟竞渡等大型赛事活动,以及制度化竞技的相扑和摔跤。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体育的娱他娱己的功能和人们的参与诉求。
博弈图画像砖
南朝“仗”铭陶棋子 南越王博物院藏
棋子是重要的棋具之一,这枚陶棋子上刻有“仗” 字铭文,是南朝时期棋类活动蓬勃发展的重要例证。
南宋“卒”铭象棋子 南越王博物院藏
象棋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今日的中国象棋就定型于北宋时期。南宋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几乎人人都爱下象棋。象棋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也蕴含了传统的智慧。
通过这些单元展示的内容,希望观众在感受悠久体育文化的同时,体悟中华民族千帆竞发、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让昂扬向上的中华体育精神为新时代注入无限活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并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东方智慧。展览时间至2023年10月29日,感兴趣的观众可赴杭州一睹为快!
(展览海报、展厅图片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和北京圣轩文化集团公司提供)